针灸施治主要是针对病症,使用不同的行针手法,施以补泻之术,通过疏通经络,祛邪扶正,最终调和阴阳,实现人体健康的目的。

——题记

相信说起针灸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我国中医学中特有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从古至今,随着临床的应用及不断的改进,针灸这门治病技术也越来越广泛的得到认可。

说起针灸,若是细分,它是分为“针”和“灸”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简单来讲,“针”即是我们常见以针刺入相应腧穴,以实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灸”是使用艾草灸相应穴位,以实现治疗疾病的另一种治病方式。我们身上的三百多个穴位,有的“针”和“灸”可以相互替代治疗,有却是只能“针”或只能“灸”。

今天这里我们将要谈到的“针灸”,主要讲的是“针”法,是指运用不同的针具(主要是最常用的毫针),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特定部位的腧穴,实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图片
01
针灸的基本操作

(一)行针手法

针灸需要双手协同,紧密配合,一般用右手的拇、食、中指夹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将针刺人穴位,故右手称为“刺手”;左手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固定针身,故称为“押手”。

单手进针。运用刺手将针刺人穴位,多用于较短毫针的进针。用刺手的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中部,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将针刺人,直至所需的深度。此外,还有用拇、食指夹持针身,中指指端抵触穴位,拇、食指所夹持的毫针沿中指尖端迅速刺人。

双手进针。刺手与押手相互配合,将针刺人穴位。常用有四种:(1)指切进针法,适用于短针的进针。方法:用押手拇指或食指指端切按在腧穴皮肤上,刺手持针,紧靠押手切按腧穴的手指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2)夹持进针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方法:用押手拇、食二指持捏无菌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腧穴皮肤表面,刺手向下捻动针柄,押手同时向下用力,将针刺入腧穴。(3)舒张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方法:用押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拟刺腧穴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刺手持针,使针从押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人。(4)提控送针法,主要用于印堂穴等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方法:用押手、食二指将拟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刺手持针,从捏起皮肤的上端将针刺人。

(二)方向深度和角度

1、方向。依经脉循行定方向根据经脉循行走向,或顺经而刺,或逆经而刺,即通过顺逆,施以补泻,以达到疏通经气、提高疗效的目的。当然,施针时,常常还会依据输穴部位特点定方向针刺,方能保证治疗效果和针刺安全。如针刺哑门时,针尖应朝向下颌方向;针刺某些背部腧穴时,针尖应朝向脊柱方向。

2、角度。它是根据腧穴所在的位置和施针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而确定的。(1)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成90垂直刺入体内,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2)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成45°左右刺入体内,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3)平刺,又称横刺、沿皮刺,指针身与皮肤表面成15°或更小角度刺入体内,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

3、深度。针刺深度的确定以安全且取得针感为原则,临床上还需结合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部位等情况来调整。(1)年龄气血虚衰,年老体弱者,稚嫩小儿,均不宜深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可适当深刺。(2)体质形瘦体弱者,宜浅刺;形胖体强者,宜深刺。(3)病情阳证、新病者,宜浅刺;阴证、久病者,宜深刺。(4)部位头面、胸背、四肢末端及皮薄肉少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厚处腧穴,宜深刺。

图片
02
针灸的行针手法

(一)基本手法

1、提插法。将毫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施以上下提插的操作手法。将针向上引退为提,将针向下刺人为插。如此反复运针做上下纵向运动,就构成了提插法。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变化、频率的快慢和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穴部位和针剩目的等灵活掌握。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一定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方向、角度。

2、捻转法。将毫针刺人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等,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和针刺目的等灵活掌握。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捻转角度一般在180°~360°,不能单向捻针,以免针体被肌纤维缠绕,引起局部疼痛或滞针而使出针困难。

(二)辅助手法

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是以促使得气和加强针刺感应为目的的操作手法。(1)循法。针刺后留针时,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路径,在针刺腧穴的上下部位轻柔循按,以推动气血运行,激发经气,促使针后得气的方法。(2)弹法。针刺后留针时,以手指轻弹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以实现催气、行气、加强针感效果的方法。(3)刮法。针刺入一定深度后,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食指、中指或拇指指甲,由下向上或由上往下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本法在针刺不得气时使用可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加强针感的传导和扩散。(4)摇法。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轻轻摇动的方法。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的感应;二是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5)飞法。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刺手的拇、食指执持针柄,细捻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旨在于催气、行气、增强针感。(6)震颤法。针刺一定深度后,刺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的方法。以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

03
针灸的得气

得气,又称“气至”,是指针刺人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当针刺得气时,患者自觉针刺部位有酸、麻、胀、重等反应,有时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蚊行等反应,有时出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扩散等现象。施针者的刺手也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反之,患者则无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施针者的刺手也会感觉到针下空松、虚滑。

得气与否以及得气迟速,是能否获得针刺疗效的关键。若不得气,则疗效较差,因此,得气是施行补泻手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得气的基础上施行补泻手法,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得气与否以及得气迟速,还可协助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一般来说,得气速者,病情较为轻浅,预后较佳;得气慢甚至久久不能得气者,病情较重,预后也欠佳。

图片
04
针灸的补泻手法

(一)单式补泻。

(1)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重,向后用力轻者为补法反之为泻法;(2)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以下插用力为主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以上提用力为主者为泻法;(3)徐疾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疾速出针者为补法,反之为泻法;(4)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顺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逆着为泻法;(5)呼吸补泻。在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反之为泻法;(6)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按闭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为泻法;(7)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即为平补平泻。捻转补泻和提插补泻是针灸最基本的补泻手法。

(二)复式补泻手法

(1)烧山火。将穴位可刺深度分为浅、中、深三层,即天、人、地三部。先浅后深,每层各做紧按慢提或用捻转补法九数,然后退至浅层,每层称为一度。如此反复操作数度,再将针按至深层留针。操作时,可配合呼吸补泻中的补法,出针时按压针孔。此法多用于治疗顽麻冷痹、虚寒性疾病等。

(2)透天凉。针刺人后直插深层,按深、中、浅的顺序,在每一层中紧提慢按或用捻转泻法六数,称为一度。如此反复操作数度,将针紧提至浅层留针。操作时,可配合呼吸补泻中的泻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压。此法多用于治疗热痹、急性痈肿等实热性疾病。

图片
05
留针与出针

留针。刺入腧穴并施行手法后,将针留置于腧穴内。其目的是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一般留针时间为15~30分钟。留针期间若不再施行任何手法,为静留针;若施行一定的行气和补泻手法,则为动留针。临床上,是否留针及留针时间长短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

出针。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达到针刺治疗目的后,即可出针。出针的方法,一般是以押手持无菌干棉球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刺手持针做小幅度捻转,并随势将针缓慢提至皮下,切忌用力过猛),静留片刻,然后出针。出针后,除特殊需要外,都要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也可减轻疼痛。

以上说了这么多,你都记住了吗?是否感觉到了针灸这门穴位的深奥之处了呢?只用一根小小的毫针,通过不同的手法,便能够驱除疾病,恢复健康,甚至可以平衡阴阳,达到养生的目的。

真是佩服我们的先贤,创建出了人体腧穴与人体健康相联系的《针灸学》,仅通过这小小的一根针,就能够立竿见影的实现“针到病除”。

图片
坚韧  执着

积累  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