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江千户苗寨出发,沿沪昆、沿榕高速驱车两百四十里,抵达镇远古镇。镇远与湖南新晃毗邻,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镇远历史悠久,自秦昭王设县至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镇远,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
历史教材中,李鸿章统北洋水师,制铁甲战列舰,取威镇远洋之意,名曰镇远。甲午海战,镇远伤痕累累,终为倭贼所掠。此镇远乃悲壮屈辱之号也。武侠传奇界,查良镛撰书剑恩仇,设王氏大镖局,有威震河朔之称,亦名镇远。单骑走镖,镇远经风历雨,雄踞卅载不倒。此镇远乃雄壮威武之谓也。
走进镇远古镇,方知这座作为云贵高原上历史最悠久的名城,之于我是那么的悠远,那么的陌生,因为它与镇远战舰和镇远镖局风马牛不相及。然镇远人组建镇远镖局旅游文化公司,设大河关、花满楼、西门吹雪、天外飞仙等诸多以传奇人物、武侠事件命名的客栈,以揽宾客,皆得益于金庸之辈的奇思妙想。
古城小巷两边,深宅大院的大门绝不会与小巷平行或垂直,而是有意地将门的朝向转一个角度,歪歪扭扭地对着街道,构成独具特色的“歪门邪道”建筑奇观。民居宅院外都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雕刻着“石敢当”三个大字,据说能够“镇百鬼,厌灾殃,官吏福,百姓康”。城北有石屏山,东西绵延四华里,石崖绝壁高千仞,端直苍阔如屏风。山上有观景台,可鸟瞰全城。
沿古城兴隆街一路向东,信步穿过由古民居、古巷道、古寺庙、古祠堂、古码头组成的苗族历史文化迷宫,祝圣桥上看魁星阁,青龙洞旁观万寿宫,荡舟㵲阳河,留影古码头。然后去品尝镇远特色美食红酸汤。
午餐后,从祝圣桥头,沿石级登上石屏山。但见古城群山环抱,北依石屏山,南屏龙头山,东傍中和山,西靠西秀山,真乃负阴抱阳、藏风聚气之风水宝地也。碧绿的㵲阳河由西向东呈S形穿城而过,与北岸的府城和南岸的卫城,共同构成一幅别致的太极图案。古城内,古街古巷,曲径通幽;青砖黛瓦,鳞次栉比;石桥城垣,错落有致;翘角飞檐,千姿百态;碧水清波,如诗如画。
城东中和山麓的峭壁悬崖间,构筑有融儒、道、佛三教于一体的古建筑群,贴壁凌空、勾心斗角,殿阁楼台、气势宏大。中间最底处是代表民俗民风的万寿宫,上面是儒教紫阳书院,两边是佛、道两教,最高处是玉皇阁。中和山腰的开阔平地上,坐落着一所环境优雅的初级中学,运动场油漆一新,教学楼绿树掩映,无不显现出浓厚的现代气息。三教加民俗加学校,组成一个中庸和合的独特社区,既有临江远眺的亭阁楼宇,也有恬静幽邃的道观禅堂,又有朗朗书声的墨香学府,更有锣鼓喧天的坊间戏台。这种以和谐为最高追求的多元文化共存的古典文化现象,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也是无法复制的。
一条七孔青石桥连接府城与中和山。此桥原名“五溪桥”,后因为康熙大帝祝寿,改名“祝圣桥”。据说该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竣工于清雍正年间,桥墩是明代的,桥身却是清代的,光修建就花了二百五十多年。该桥是滇黔学子进京赶考的必经之路,清光绪年间知府汪炳敖又在桥上修建了一个三重八角攒尖青瓦楼阁,名谓“魁星阁”,希望滇黔考生能够魁星点斗,高中状元,故百姓又称其为状元楼。据说此楼建成十年后,贵州果然破天荒地出了两个状元。
时间太过仓促,没有去和平村参观日本战俘的收容场所,没有去四方井聆听方方正正的爱情传说,没有去古巷道考究歪门邪道的风水奥秘,还有那铁溪河的高原小九寨,还有那古耳洞的幽深美人凼……
有人说,镇远是一幅画,一幅朴素中见珍奇,淡雅中显神韵的水墨画。
有人说,镇远是一座一生都不能错过的宁静小镇。
更有人说,镇远是一个适合私奔的地方。
当你在浮躁与功利的当今时代,被繁华的都市生活折腾的心烦气躁的时候,不妨去镇远。其实,镇远就是一座与世无争、平和恬淡的文化名城,一座镇心养气、陶情冶性的悠远古城。
泽伯 二零一七年九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