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文化自从初祖达摩传法以来,至六祖慧能广开法脉,一花五叶,天下普知。而参与其中的僧人、居士、文人自觉或不自觉的把禅学的义理运用到各自的专擅领域,由此,耕种称为“农禅”、端坐称为“坐禅”、行走称为“行禅”、作诗而为“禅诗”、饮茶称为“禅茶”等,在禅者的心里,一切皆是禅意。绘画也是如此。在中国的庞大绘画体系中,因为禅学的影响,又出现了一个以空灵幽静著称的“禅画”。而且在这个队伍里面,出现了很多中国绘画历史中最一流的大画家。禅意,成就了东方美学的高峰,它直指心性的意旨使人摆脱了外物的羁绊,获得更广阔的自由,禅意与道意的促进,中国绘画达到了物我两忘、空静澄明、返璞归真的大境界。
——-刘贞麟题记
雁图(细节) 传惠崇
什么是“禅画”,“禅画”是表达“禅意”的绘画,所以追溯到“禅意”,就得究根于中国佛教的文化特点,正如六祖慧能大师所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样,纯然通透,没有任何妄想、分别、执着的缠缚,直达空明心性。
然而对于我们未能证得如此的境界而言,某种程度上讲谈禅意只是对镜空吟,所有的认知都是第二义的,不是究竟第一义。虽然如此,但是通过前贤的表达、转述,隐约也能够体会、感受到那种明心见性的空灵虚静的美感。
如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又苏东坡罗汉赞中说“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等都是间接为我们推开禅味境界的门缝。
中国画历史上在禅意上表达深刻的不独独是画艺高超的僧人,还含括在家的文人、学者、居士。在表现荡然空静的境界上最为突出的是唐王维,之后的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亦不乏对于禅意的诠释,五代贯休也有高古奇异、会心一笑的禅境美感。包括五代的石恪、梁楷的作品,以及该章的主角,即是北宋苏东坡题画诗所写的“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作者惠崇。
沙汀烟树图 惠崇
惠崇是北宋著名画僧,从他的诗词中可见其清静悠远、淡泊诗意。又从小品画里感受到隐世不争、恬静淡泊的境界。其画面的气息较之前代画僧而言,多了温和、平静,而不是孤寂、冷峭。
禅画流派,不能只是从技法上论断,因为他所寄托的技法、笔墨、构图都是传统绘画范式,唯独突出的是在格调、意识上加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和体验,气息上比一般人更具有高绝的气质,呈现了拿得起、放得下的担当,并且让观者感受到画外的清逸、平和、空灵、幽静。
如果说惠崇有所创新,即是在用笔上磊落大胆的率意,呈现了直抒胸臆的一面,这在当时是开创性的突破,侧重于抒发内心的性灵,而不受勾勒、填色的限制,比如惠崇在点厾荷叶上用碎笔点簇,这在之前是难以见到的。这正是心性的超脱、不拘泥陈法的表现特质,从而意境旷达,写尽胸中的清和空灵,这就是禅画带给我们的感受。
溪山春晓图 惠崇
惠 崇 考
惠崇的生年后世无有定论。《宋高僧传》及 《传灯录》之类的佛书,遍查无传,也无塔铭。唯卒年后世有间接考证,元方回根据宋祁《过惠崇旧居诗》考证出来,诗见《瀛奎律髓》卷三,今录如下:
虽昧平生契,怀贤要可伤,
生涯与薪尽,法意共灯长,
遗画空观貌,残诗孰补亡,
神期通一语,无乃困津梁。
诗题下作者宋祁注:“崇工诗,有名于世”。又在第六句下注:“本院惟有师诗稿数 卷”。诗后注:“予为郡之年,师之去世已二纪矣”。方回加以考证说:“景文(宋祁)年四十四初得郡寿阳,惠崇旧居院在境内,造此一诗,以见惠崇之死,宋公年二十也”。
按宋祁《宋史》有传,范镇撰《宋景文公神道碑》,及本人有《宋景文诗集》四卷存世。经过核实,宋祁诗注与方回考证,皆无误。宋祁四十四岁为庆历元年(一〇四一),上推二纪(二十四年),宋祁二十岁为天禧元年(一〇一七),这就是惠崇禅师示寂之年。
惠 崇 的 诗
康熙壬辰毛刻《圣宋九僧诗集》(九僧者,即剑南希昼、金华保暹、南越文兆、天台行肇、沃 州简长、青城惟凤、淮南惠崇、江东宇昭、峨嵋怀古九人),收惠崇诗十一首,补遗二首。其一录自文莹《湘山野录》,今转录如下,诗前有小序:
寇莱公延诗僧惠崇于池亭,探阄分题,莱公得“池上柳青”字韵,崇得“池上鹭明”字韵,崇默遶池径驰心沓冥以搜之,自午及哺,忽以二指点空微笑曰:“此篇功在明字,凡五押之,俱不倒,方今得之”。公曰:“试请口举”。
崇举诗云:
雨绝方塘溢,迟徊不复惊。
曝翎沙日暖,引步岛风清。
照水千寻回,栖烟一点明。
主人池上凤,见尔忆蓬瀛。
莱公笑曰:“吾之柳功在青字,已四押之,终未惬,不若且罢。”
另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九录有惠崇《自撰百句图》,欧阳修曾提及惠崇《百句图》刻石于长安。今选录数句,以窥一斑:
河分冈势断,春入绕痕青。(书杨云卿淮上别墅)
归禽动疎竹,落果响寒塘。(上谷相公池上作)
人归冈舍回,雁过渚田遥。(冬日野望)
孤云还境静,远籁发秋空。(画上人西斋)
前文所述惠崇曾与寇准抓阄分题做诗,惠崇绕池苦思而得之,寇准四押而未成,从他所写的诗中可以看出他的才情和敏捷,落笔不俗,而从其遗诗中流露的情志并没有壮怀激烈的抱负和忿懥不平的郁气等情绪,他的诗有平淡悠远、天真自然的景象,万物繁荣,禅机隐现其中。但惠崇不仅在诗人榜位中有其席位,而且还擅于绘画。
雁图 传惠崇
惠 崇 的 禅 画 艺 术
因惠崇可考资料甚少,我们无从得知惠崇作为僧人,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修行,但是从他诗画中所呈现出来的境界都极具高度。包括同时代的文人都为之折服,如前文所讲的当朝宰相寇准倾其诗才,大文豪苏东坡观其画后一题再题,并留下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不朽诗篇,惠崇的作品能够得到恃才傲物的苏东坡垂青,足以说明他的作品高绝超群。
惠崇的画如同诗一样,极具禅意,静幽清远,如田园牧歌般本自天真,画面上没有浓墨重彩和奇险构图,自然而然地娓娓道来,处处体现“看山还是山”的归真境界。与他所处同时代的南北画家风格迥异,与同样崇尚禅意境界的二米的云山画派相比,惠崇的绘画特点是小景画,以角落旁景为表现对象,这些取材和他的意境画旨相关,正吻合禅家的“一花一世界”、“芥子纳须弥”的宇宙观,以小观大,以一制万,这是禅画的精微所在。
秋浦双鸳页 惠崇
《秋浦双鸳图》这张小品极为精彩。鸳鸯动态自在,没有干扰,平静中一派天机。荷叶也是自然卷舒开合,落落自然。其画荷叶的表现手法,打破北宋黄筌以来勾勒填彩固定法式,以点簇法画荷叶外围,活泼率性的笔意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理解,这种技法对后世画家有极大的启发,在南宋法常的作品中可见其取法惠崇,明人孙隆亦不外是。
所以在花鸟画中这种逸气的表现法脉源流可追溯至惠崇。在设色上尽显单纯,将秋意自然衬托出来,没有萧索落寞的气息,而是很成熟的美感,秋意中仍感觉到画面的温度,没有文人伤春恨别的情绪,转而以丰满朴厚的气象面对观者。
结 语
当下的人们经常将禅意画、文人画和佛像画的概念混同,其实之间是有所区别的。佛像画中以神佛、菩萨为题材,但从题材上是不能定义画作中有禅意与否的,禅意绘画不是以题材论,而是以作者的修为、见解、认识和表现手法上定义。当然高明画家所绘佛像自然有禅意寓于其中,但是难免庸俗的画匠以牵强附会地将市井气掺入佛像画中,真是为禅林抹黑!而源流千年的禅画在当今如明珠坠沙,少之又少,且世人难辨。
而文人画与禅意画的区别相对细微,禅意画和文人画有许多相融的地方,可以说禅意画是文人画高级的部分,禅意拓宽了中国文人画的视野,极大提高了文人画的境界。
中国禅文化的出现是佛学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璀璨花朵,自唐以后禅文化被历代文人所喜欢、参与禅修的行列,并且乐此不疲,如王维、苏东坡、文同、二米、赵孟頫,倪瓒和董其昌等都把修禅的心得、体会融合其作品创作中,所以今天重新温习富有禅意的作品是非常有益的,可以洗涤我们的心灵,梳理我们的文脉。从这个价值上看,禅画的复兴是重塑东方审美的必然之路。
·END·
打造一流优秀绘画教育平台、全面恢复传统文化、完整传统绘画教学体系、最细节化的精致教学
更多“文化”、“艺术”资讯,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