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世人都不陌生,而在《山海经》中,便出现过一位吃过龙肉之人。而在如今的中国社会中,许多姓氏的祖先均为这位食龙之人。那么,这位曾经吃过龙肉的人究竟是谁?他的后代又演变出哪些姓氏呢?

在对《山海经》进行解读后可知,在远古时期,曾出现许多天神,但龙的数量却并未随之提升,反而变得越来越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夏朝时期,龙已经成为非常珍贵稀有的神兽,常人也很难见到龙的影子。

在夏朝皇帝孔甲在位期间,却得到天帝赏赐的一雌一雄两条龙,然而,由于在此前的日子里,神龙罕见稀缺,所以,朝中并没有人知晓该如何繁育神龙。

无奈之下,孔甲也只能遍寻天下驯龙高手,以求能够保证神龙的顺利成长,进而繁育出更多的神龙。

经过一番努力,孔甲终于找到一位驯龙奇人——刘累。相传,刘累为尧帝后人,其师父曾是驯龙高人,在跟随师父学习的过程中,他也学会了很多驯龙知识。

可令孔甲未能料到,刘累的驯龙技术并不精湛,这也使得两只珍贵的神龙不幸染病。此后,雌龙不幸离世,这也使得孔甲繁衍神龙的计划就此彻底破灭。

在刘累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便打算伺机逃脱,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若轻易逃脱,很可能将遭孔甲追杀。

无奈之下,他也只能另寻其他方法拖延时间,以此为自己争取活命的机会。此后,刘累便将已经离世的雌龙煮熟,并送到孔甲面前。

中唯一吃过龙肉的人,如果你是这些姓,可能是他的后人

起初,孔甲并不知道自己食用的为何种肉类,但此肉的鲜美亦令孔甲难以忘怀。紧接着,孔甲便接连向刘累索要龙肉。

可不久之后,龙肉已被食用殆尽,刘累亦想不到其他的方法继续拖延。因见无法隐瞒事实,刘累便决定寻得机会趁机脱身,从此离开皇宫。

在刘累逃亡后,孔甲方才知晓,自己此前食用的鲜美之物正是龙肉。得知真相后,虽孔甲亦为雌龙的离去痛心不已,但龙肉的美味,也让他决定不再追捕刘累。

在刘累逃离后不久,孔甲却因病离世。在很多人看来,孔甲之所以会骤然离世,亦可能是因食用龙肉所致,毕竟龙为天上神物,凡人若轻易食之,将付出惨痛代价。

当剩下的一只雄龙离世后,中华大地上的神龙便彻底消失,而孔甲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吃过龙肉之人,他的这段传奇故事,更是被记载于《山海经》中,成为后世拜读的对象。

在后人对孔甲进行进一步了解的过程中得知,身为夏朝国君的他姓“姒”,由于这一姓氏较为特殊,所以,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很多夏朝皇族后人为隐姓埋名,也将“姒”姓改为了其他姓氏,如“禹”、“费”、“曾”、“欧阳”等,若是为这些姓氏的族人,其祖先便很可能是那位唯一吃过龙肉之人的后裔。

尽管在千百年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很多人都表示从未见过神龙,可关于神龙的传说,却从未彻底消失在我国社会中。可见,对于华夏民族的发展而言,神龙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

结语

千百年来,人们始终未能找到龙存在的证据,基于这一原因,部分民众认定,所谓的神龙不过是古人虚构之物,并不曾真实出现于社会之中。

但仍有一部分人认为,神龙为真实存在之物,终有一日,人们亦能探寻到神龙的踪迹,以此对中华文化的内涵实现进一步丰富,进而体会到古人所描绘的神龙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