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是去年腊八晚上动笔写下的教学随笔,当时没有写完……今天补写完整,已经不是当时得味道了,唉,记录于此吧,也是对自己得警告,随笔写作,不可太随便!】
从秋到冬,忙成一锅粥。
四星级复审各种忙一结束又投入2.0技术的三个考核作业,办公室里天天时时都是各种网络技术交流和学习的嘈杂。
那边2.0总算在手忙脚乱里完成,打包上传,这边期末考试就拉起警报了。
元旦之前就铺天盖地的试卷讲义,元旦之后,昏天黑地,就是背书默写刷题……明天期末考试就要开始了,堆在面前小山一般的讲义,也仿佛是大大的脓包,一点一点消退着。眼看着基本上都发到学生手上,于是,稍稍松了一口气;再看看教室里,只要学生做出摇头晃脑背诵的样子,也就可以慰藉到老师了,然而……
忽然就很明白,这段时间大脑的空洞和迷乱,都是这锅“粥”,拍脑门上了!!
想起这学期在讲台上跟孩子们一起最后赏读的一篇文学文本《故都的秋》,跟郁达夫的文字一起,感受到的一点点秋冬之际的闲适雅趣,似乎昙花一现,只在,我们阅读那段文字的一刹那。
说我无病呻吟也罢,就是真心不喜欢被疯狂的刷题搅成一团浆糊,除了讲义程序脑袋里啥想法也没有,这份空洞感,四顾茫然。
在期末等待寒假到来的这两天,就整理一下《故都的秋》的教学,希望能找回一点思绪里的清亮。
这回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并写下对文本的疑问,反馈给我。于是,获得了很多欣喜。我们真的小觑了这些孩子们的阅读思维了,他们的提问里,本真地反映了现在的孩子们对这篇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作品的思考。
其实,我很珍惜这些孩子们提的问题,记录这篇随笔一个最必要就是,留下这些孩子的名字。下学期,他们不知道会分班到哪里,再以后,或许就没有谁的名字是放在我讲台上的学生名单了。
当然,在孩子们的这堆问题里,我特别惊喜的是他们对阅读的思考态度,尤其表现在对第三部分12到14小节的提问,特别是这两个问题:为何要提及有些批评家的说法?为何要介入英文单词?
《故都的秋》全文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节,总起 思秋之意
第二部分3~11, 分写 绘秋之美
第三部分12~14,总结 恋秋之情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写作体现出很清晰的思路,就是起承转合这种中国文学经典表达逻辑里的“起”和“承”。因为思念故都的秋,所以充满热爱地描绘故都的秋。“思秋之意”里总述作者所爱的秋味是“清静和悲凉”以此开启全文的秋味;第二部分承上所述,展开对故都秋味之清静和悲凉具体画面的描写。
文本的这两部分, 围绕作者偏爱的秋味——“清、静与悲凉”,先总后分,孩子们应该是可以很快读出其中的逻辑关系的。
全文的解读难点,在第三部分。而孩子们对第三部分提出的疑惑,正是解读第三部分的关键。
第三部分首先借批评家之口,总结了中国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对秋的偏好源于中国文学里浓厚的颓废色彩。然后论证强调,其实这份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西方文学亦然,所有动物和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从全文的结构看,这里是起承转合之“转”。作者正是在这里解答读者阅读的疑惑:不歌颂活力,不赞美秋天的收获,郁达夫为何那么执着于秋天里显得很颓废的味道——“清静与悲凉”呢?
第三部分,郁达夫其实是在很用力地回答了:因为,我是,中国知识分子,我秉承中国传统文人清雅,安静,悲凉的心境和审美。
如此,所以,就好理解了,他提及”批评家“,无外乎是表示对他们”崇洋角度“批评中国文化的反对。他为何他在文字里会夹杂几个英文单词,他是想说,即便我留过洋,也读过洋人的文学,我热爱的,还是我们中国的文化。或许正是因为肚子里倒进过洋墨水,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才更显力量。正印证了那句歌词“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也不知道怎么了,这一回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竟然读到了“中国心”!
郁达夫得这份”中国诗心“,在他的另外一篇散文《江南得冬景》里也一样体现得淋漓精致。
《故都的秋》和《江南的冬景》先后都出现在中学课本上过,都体现了中国诗画里的那种审美体验:意境唯美的画面、生活的雅趣和文人的悠闲。
在《江南的冬景》中,作者为了表现江南冬天的可爱、温暖和生气,除了实写江南的植被:“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生气”,来表现江南的冬天蕴藏的生机,还描绘了山水田园诗一般的生活画面,特别是,在描写江南雪景的时候,不厌其烦地引用了很多诗句,给我们呈现了围炉对酒、月映梅花酒香、柴门犬吠人夜归、夜雪一枝梅独开等唐诗画面,浓郁的诗情画意。巧借诗句的意境,增强了散文的意趣,又体现出传统中国文人的那份闲适的心境。
这两篇散文都是作者离开当时政治文化斗争的中心上海,遁隐到杭州以后所作,他这个时期的散文大都体现了作为“潇洒的闲游名士”的闲情逸致。这样的一份闲士心境的多重表达,或许就是他身上中国传统洁士,反世俗精神的一种体现。
《故都的秋》与《江南的冬景》两篇散文有着太多的相同之处。
都大量使用对比手法。《故都的秋》开头与结尾部分都将江南之秋与北国之秋比较。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江南的冬景》也有许多对比,开篇将江南的冬天和北方的冬景相比,以北国的寒冬的寒冷有劲儿来反衬江南之冬的温和可爱;还把江南的冬天和北方的夏夜相比,说江南的冬景抵得过北方夏夜的明朗;和闽粤的冬景相比,突出江南之冬的恰到好处;和德国的寒郊散步相比,来侧面写江南冬景的适宜。
都竭尽全力描绘景物。《故都的秋》按照“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清晨小院,满地落蕊,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江南的冬景》同样也绘了五幅图,它们分别是曝背谈天图、冬郊植被图、微雨寒村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可以说这一冬一秋的散文,是他,中国江南书生细腻的感触,更是他”中国文人诗心“的大声表白。
【其实很惭愧,去年秋天开始,就进入了一种烦乱和慵懒的状态,期末忙完,忙过年,过年结束,刚开学,苏州就进入疫情封锁状态,学校停摆,网课开始……好几次想来公众号,把这篇写完,可是,都无法宁静……唉,不找理由了,总之,我不想烦乱不想慵懒,我想回到半年前一年前甚至两年前那种平静又沉静,专注又专心的状态!………原来,走近讲台,你就忙着“为人师表”,并且,“表”得很凌乱很敷衍很做作……在郁达夫的诗心里找不到我的诗心!那么就,找到一点宁静的充实也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