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乔叶,源于《长治日报》社原社长王占禹老师的一篇文章《苦难夫妻风雨路》。讲述了左权县视力残疾女青年乔叶和她的丈夫张保江,面对残疾、贫困努力生活,不向命运低头,在社会各界帮助下坚持写作,出版自传体文学作品的故事,很感人,也很励志。
乔叶的这本自传体纪实文学《我的左手扶住你的右手》,于2010年9月出版,至今已过去了14年,曾获得第三届晋中文学奖,并于2013年再版,现在读来依然感动人,激励人,鼓舞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先天弱视却有着文学追求的残疾妻子,患脑梗塞后不能再干重体力活的丈夫,一对生活在农村的残疾夫妻,相互搀扶,相互鼓励,用一颗淳朴的感恩之心,不等不靠,自立谋生,屡次失败却不放弃。在社会各界、亲朋好友的帮助下,迈开了追求梦想的第一步。通过不断努力,乔叶先后出版了长篇纪实文学、长篇小说、散文集、诗集四本书,把自己不向命运屈服,不向困难低头的可贵精神告诉了更多的人,也激励了更多的人,获得了众多读者的尊敬和钦佩。现在的乔叶,已经成为了左权县自强不息的楷模和典范,也是这片红色土地上一朵美丽的花。
读了这本书,我感触颇深,为在困境中挑战自我,奋斗不止的乔叶夫妻二人致敬。总体来说,该书有以下几点特色。
文风亲切、自然,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作者观察生活细致,细节描写真实而传神,仿佛让人身临其境,如在眼前。在写丈夫住院,自己半夜上下楼梯取药时很让人担心。黑暗的夜晚上下楼梯,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天生弱视的乔叶却是极大的挑战,也暗藏许多危险。在作者小心翼翼,终于平安取回药时,作为读者的我也把悬着的心放下来。
一个被老公长期爱着、宠着、照顾着,基本上不做什么家务活的幸福女人,在老公不幸患病后却变得异常坚强:学着生煤球炉,浓烟熏的双眼流泪;视力不好,却要在黑暗的深夜上下楼梯取药;身心疲惫、熬夜严重却要一丝不苟的照顾病人,洗脸、喂饭、打水、拖地、熏针…夫妻情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丈夫,我也有过多次陪妻子住院的经历,那种焦虑、担心、心疼而又无奈的心情至今难忘。作者在这方面的描写尤为真实、感人。
不向生活和命运低头,顽强拼搏,苦中作乐,始终昂扬着一种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是本书的又一特色。乔叶天生弱视,又家境贫寒,丈夫患病,生活的沉重压力把她的世界变得一片阴霾。幸好她喜欢文学,文学犹如黑暗中的一束光亮,一盏明灯,给她迷茫的生活指明了方向,给她黯淡的日子增添了色彩。因此,她坚持读书、学习、写作,向着太阳奔跑,奔向自己心目中的圣殿一一文学。因为经历过苦难,品尝过艰辛,她笔下的文字才真诚,坦率、打动人心,充满力量,读后让人感慨万千,既为她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也为她的自强自立不服输的精神而生敬意。因为她坚信:奋斗着是美丽的,老天不会辜负每一个辛勤耕耘的人。
为了摆脱贫困,老公决定种西瓜卖,增加一点收入。可命运好像在故意作弄他们,初夏的一场大雨,把泥沙全灌进了西瓜地,埋住了刚长出来的瓜苗。无奈,只能在天晴后小心翼翼的扶起来,把泥沙擦净。后来,西瓜苗长大了,结出了圆圆的西瓜,像结出了满地的希望。可屋漏偏遭连阴雨,一场冰雹,把刚长出来的嫩瓜又打坏了不少,让人心疼不已。在描述这件事情时,作者笔触伤感、沉重,细致的描写让人泪目:“瓜苗如同刚会走路的孩子,转眼就被无情的风雨击倒了。老公把叶子轻轻地夹在拇指和食指中间,然后轻轻的揉搓上面的泥沙。他仿佛在给受伤的孩子擦泪”;“看着满地的狼籍,我们说不出一句话来,我的眼泪流了出来。我觉得那地里不是瓜,而是一个个奄奄一息的生命。叶子被撕碎了,嫩瓜落了一地,好多瓜秧被拦腰斩断,。一些还挂在秧上的瓜,浑身是伤,我似乎听到了它们的嘤嘤哭泣…”
贫穷但有尊严,有骨气,有正气,是夫妻二人最美的闪光点。拒绝吃别人偷来的菜,买豆腐时捡到十块钱归还失主。尽管他们贫穷,在最困难的时候,十块钱能吃十斤豆腐,但高尚的灵魂却不为所动。他们的行为看似普通,却无比高大、光辉,给贫穷镶上了一道闪光的亮色,璀璨夺目。“贫而不贪,弱而不倒,这应该是我们永远不能丢失的做人原则”。
扶危济困,大爱无疆,是这本书最温暖的底色。不管是最初吃水困难时经常帮“我们”挑水的同事小王,还是为了“我”的工作亲自过问、安排落实的孙光堂书记、王兵县长、李左红部长,以及在作者写作中给予无私帮助、指导的张大诺老师,还有好朋友琼英、振先、彦玲…一只只温暖的手抚平了伤痛,一句句亲切的话滋润了心田,一次次无私的援助改变了困境,看到了希望。众人的援手,让困难中的乔叶夫妇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真情的可贵。可以说,这是一本在逆境中奋起的书,也是一本感恩的书,不禁让我想起了那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这本书给我们展示了极其丰富的社会和现实意义。诸如面对生活与命运的不幸,我们应该如何自尊自爱,自立自强;面对贫困与疾病,“贫贱夫妻”如何做到不离不弃,患难与共;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以人为本,关注弱势群体,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命题。所有这些,都是在阅读乔叶作品之后,值得思考的问题。
杨步辉,山西省沁源县人,自由撰稿人。曾服役于西藏边防某部,喜欢读书、写作、收藏,有诗作、散文、影评等发表,并多次获奖,喜欢随性、真诚的文字和作品。现供职于沁源县通洲集团。
本刊主编:谭文峰
总 策 划: 周 博
平台策划:高亚东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诗歌编审:姚 哲
|